潘诺虽然是吃洋面包长大的,长时间生活在西方社会之中,但对自己的评价却始终很低调。按他自己说,走进中行是误打误撞。可实际上,他的这个法学博士是研究投资法的,进银行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中国银行任命了一名分行行长可以不是新闻,但是,任命的是一位外籍华人,就另当别论了。这不仅说明中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更加开放、务实,更加不拘一格,也说明此人的不同凡响。采访这位新闻人物的想法许久,机会却十分难得。不仅因为他长居法国,回中国也是来去匆匆。巧的是,这位新闻人物与人民日报社前社长钱李仁是老朋友,20年前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共过事。有老社长的热情牵线,日前在北京终于等到了潘诺先生,他是到北京来参加“2002年世界华人论坛”的,论坛的主题恰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开放”。
虽然是久居海外的第四代华人,潘诺的中文却十分地道。潘诺说,这完全得益于他的祖训家教。潘诺祖籍海南文昌,此地出过许多名人,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宋氏家族就出自于此。那时潘诺的曾祖父就已下了南洋,移居海外成了华侨,但老人对后代的教育是典型中国化的,在海外出生的子女都要受正规的、传统的中文教育,而且这成为一条家规,代代相传,潘诺良好的中文功底就是得此传承。这也使他在日后能够参与创办中文的《欧洲时报》,并任第二任总编辑。
潘诺擅长的是法律,1988年拿下的学位是法国法学国家博士。法国的博士分为三等,其中大学博士由所在大学授予学位,国家博士是最高等级的博士,由法国国家教育部授予。攻读博士学位虽然有寒窗苦读的艰辛,但是潘诺的这个博士学位拿得却是与众不同,而且是物所超值。一是因为潘诺在写博士论文时,要查找有关资料而来到北京大学,正是在此期间,播下了爱情的种子,日后成了北京的女婿。再有因为潘诺在巴黎获得法学博士成为当地新闻而受到中国银行巴黎分行第一任行长的关注和青睐,一次轻松的谈话改变了他的生活方向,就此走进中国银行的大门,一干就是十几年,直至今天。
潘诺对自己走过的路颇为感慨,他用了几个“没想到”来形容他的经历:没有想到会走进银行的大门,因为学的是法学,想做的是律师。也没有想到会一做就做这么久,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更没有想到,居然能坐到这么高的位子,坐到了中国银行巴黎分行的一把手的位置。“中国银行在海外有30多家分行,巴黎分行地位显著。这样一个重要的位置无疑责任重大,总行领导给予了我充分的信任。”
潘诺虽然是吃洋面包长大的,长时间生活在西方社会之中,但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谦逊的优良传统,对自己的评价始终很低调。按他自己说,走进中行是误打误撞。可实际上,他的这个法学博士是研究投资法的,进银行可以说是门当户对。而且一进中行,巴黎分行的第一任行长董世海就对潘诺放手使用,充分发挥潘诺所长。在法国,银行业由法国银行委员会统一监管,无论内资、外资银行,政策、法规都一视同仁,受监管的力度也是一样依法行事。当时建行伊始的中国银行巴黎分行,正是急需潘诺这样的人才。潘诺在巴黎分行也是从最基础的业务做起,伴随着中行的不断发展,经历了十几年的磨砺、考验,使潘诺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更重要的岗位。
在谈到下一步打算时,潘诺说:“刚刚走上新岗位,可以说是万事开头难。但是有总行的充分信任、大家的全力支持,我有信心把工作做好。尤其是总行的改革力度比较大,像用人制度的改革,如以我这种身份也可以做分行行长。再比如,管理上的调整、经营策略上的变化,都为分行下一步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特别是总行已经提出上市的目标,这也就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更加严格,规章制度更加适应当地监管部门的要求,盈利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财务数字要准确透明,全力配合总行的总体发展目标。”
潘诺的谈话听起来很平淡,没有一点张扬的味道,很像他的内敛性格,但仔细琢磨,他的话却很有张力,像中国的太极拳,看上去平淡舒缓,实际上内功深厚,有极强的爆发力。这可能也是中行总行看好潘诺的另一个长处吧。
《国际金融报》(2002年09月20日第十五版)
中国银行巴黎分行发行的全球首支三币种气候债2017年11月28日在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董事长阿提亚(右二)、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总代表布勒松(右一),以及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中国驻法国商务公参高圆圆(左一)和中国银行巴黎分行行长潘诺(左二)出席上市敲钟仪式。王芳摄
图一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韩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