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网站

意入宋瓷-渐至佳境-亚洲艺术专家毛瑞访

法国盟加传媒 艺术

2018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在备受瞩目的临宇山人宋瓷藏品拍卖中,一只北宋定窑黑釉碗拍出了421万美元的价格。“她是珍品中的珍品”,如同说起自己的朋友,毛瑞先生道,“她表现得很不错。”

宋瓷专家毛瑞先生。(毛瑞提供)

毛瑞(Robert Mowry)是宋瓷研究领域的大师级专家,佳士得拍卖行高级顾问,曾担任哈佛大学亚洲艺术系主任和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馆长,在主掌博物馆的25年间,为博物馆收入了多件珍藏至宝。

对于两宋的各大名窑,毛瑞了如指掌:它们何时建成,缘何鼎盛,又为何衰败。当他谈及某件瓷器时,人们仿佛可以看到一方炉火正旺的瓷窑,塑形、刻花、上釉、烧制,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便从无到有。

回过神来,你会有一种恍然的时空错置之感:一位满头银发的西人学者,戴黑边眼镜,他讲话时中英文切换自如,中国古典文献信手拈来,两宋的锦绣繁华就在他的谈笑间。

这就是毛瑞,一位半生致力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学者,一位在讲座中使今人神游古境、把世人带入东方的美国人。

宋徽宗《文会图轴》,绢本,184.4×123.9公分,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一波三折

是水到渠成,亦是一波三折,毛瑞先生与宋瓷的相遇,颇有些戏剧意味。

毛瑞先生早年攻读物理化学,期待未来成为一名医生。出于对哥特式艺术的喜爱,他随后转为学习中世纪文化史。

大学毕业,正值美国政府为“和平部队”招贤纳士,年轻的毛瑞便加入了。他希望自己能被派去土耳其,从而饱览那里的罗马和拜占庭遗迹。另一方面,毛瑞却觉得自己很可能会被派往南美或非洲。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命运却将毛瑞带到了韩国——亚洲的土地上。

在韩国期间,毛瑞执教于国立首尔大学,并结识了韩国国立博物馆馆长金载元,通过金载元,他接触到了青瓷。“青瓷的艺术之美,让我非常想要了解创造出如此杰作的文化。”毛瑞说,“于是在研究生院,我决定转为学习韩国文化。”

然而,1970年代的美国,鲜有教授韩国语的大学,遑论开设韩国文化的研究生项目。在导师的建议下,毛瑞选择了中国文化——一个深深滋养了韩国乃至整个东亚文明的文化。

北宋 定窑牡丹纹盘 (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提供)
渐入佳境

从物理化学到中国艺术,从西方到东方,如今,致力于中国文化五十多年的毛瑞,愈加觉得宋瓷别有洞天。他说,“瓷器是最复杂精细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涉及陶土、釉色、纹饰。瓷器的烧制温度、出产瓷窑略有差别,都会使成品大不相同。一件完美的作品,是无数烧造因素分毫不差的结果。”

毛瑞介绍,瓷器制作技术在宋朝走向成熟,经过历朝历代,许多主要制作方法被沿用至今。宋瓷通常造型简单,釉色淡雅、细腻,而这种简约和直接的背后,却包含着复杂的制作工艺。

如同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宋瓷的美不论何时都能打动人心,毛瑞说道,“这种简约,同时又十分符合现代审美。”比如,他所钟爱的宋代黑釉瓷,便具有中国瓷器中少有的“抽象之美”。

毛瑞介绍,很多宋代瓷器,都娴熟使用了切割、雕刻或是绘画技术——在上釉之前做出纹饰,烧制后花纹便会从细腻的釉色中透出。“而深色釉彩却给工匠们出了一道难题:花纹不能从釉底透出,所以,他们需要一种新方法。”

“北方瓷窑,诸如定州、耀州和磁州窑通常会在釉面装饰褐色花纹。”他接着说,“比如这只在临宇山人宋瓷收藏中拍出的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碗,斗笠形碗身上施明亮黑釉,细短纵向的褐色斑纹从碗底呈放射状均匀分布,传统上,这种褐色斑纹被称为‘鹧鸪斑’”。

北宋 定窑黑釉鹧鸪斑碗 (纽约佳士得拍卖行提供)

漆黑明亮的釉色,衬托飞羽一般的鹧鸪斑纹,当从顶部俯视,这只黑釉鹧鸪斑碗似伞状漩涡,将要把人吸入进去,鹧鸪斑纹如星辰从远方不断涌来,由小而大,遍及视野,使人仿佛置身无限繁星的广袤宇宙。

宋代瓷器至简至雅,至朴至拙,一件小小的斗笠碗,便有如此动静相宜之美。“所以,这只碗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天外飞仙’。”毛瑞说道。

宋代流行点茶,以黑釉衬托白茶为上佳,以斗笠形碗最为可取。早于1388年,明初鉴藏名家和文学家曹昭在《格古要论》中提到:“有墨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深色定窑瓷器的价格在明代就已超越白定。

毛瑞说,黑釉瓷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又常常只为专门用途制造,如点茶、斗茶,所以产量极少。这只黑釉鹧鸪斑碗出身于以白瓷为主的定州窑,薄壁轻胎,釉色明亮而纹饰独特,“她是珍品中的珍品,甚至比宋代御制的汝窑、官窑瓷更为罕有”。

北宋汝窑青瓷莲花式温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公有领域)

他介绍,大众已知的其他存世的黑釉斗笠形碗都被博物馆收藏,这只碗是可私人收藏的唯一一件,所以,就更使得它价值连城。

broken image

宋人讲究雅致的生活,点茶,插花,焚香,“宋人四艺”中的三艺离不了他们钟爱的瓷器。古人说,“三生万物”,水、火、土——五行之三造就了瓷器的光彩万千。

三,是一个奇妙的数字。一波三折,毛瑞先生走向心中的艺术理想,终至于笃定,至今钻研中国艺术五十多年。从西方到东方,路途不可谓不长,与宋瓷相遇,或为命运使然。毛瑞先生淡然处之,孜孜以求中,万千繁华于此一步一现。

本文出处《时尚精英》(ELITE LIFESTYLE)杂志